零食乃生活不能或缺之物,對小孩而言尤其重要,回憶起幼時小息時間裏的愉快動物餅、大發鱈魚絲、四方果等零食總令我們大快朵頤。而有一款零食,因價廉物美深受大眾歡迎,相信每一位香港人也曾經吃過,在小孩心中的地位多年來亦未曾褪色,它就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零食——媽咪麵。

- 煮法多變又好玩
媽咪麵的廣告歌總是耳熟能詳,音樂一奏起,不論男女老幼皆能琅琅上口。藍毛毛的一聲「媽咪」更是歌告歌中的神韻,有畫龍點睛之效,為歡眾帶來深刻的印象。我們總愛隔着包裝袋,享受地揸碎麵餅,再加入味粉上下搖晃,香味隨即使人垂涎欲滴,是其他零食無法給予我們的獨有樂趣。
除了正常的食法外,亦有不少人喜歡將媽咪麵用明火煮熟,加入其他食材成即食湯麵,或是「過冷河」後加入蒜頭蔥花等配料成為撈麵。食法多變的媽咪麵,既可以是零食,亦能搖身一變成為主食。但你知道,最初媽咪麵真的是以即食麵為主的品牌嗎?
- 媽咪麵的「雛型」與發展
品牌始於馬來西亞,由馮振軒和兒子馮世洲在70年代創辦,工廠最初主打生產即食麵「樂意麵」(Lucky Instant Noodles),但銷量並不如名字般幸運,在競爭激烈的麵類市場中,樂意麵時常滯銷,令馮振軒遇上財困,連銀行與投資者都拒絕向他融資,導致公司面臨破產邊緣。
直至有一次馮世洲到農村視察,發現一位割橡膠工人,竟在沒有任何加熱工具情況下,直接進食未經煮熟的即食麵,於是父子兩人靈機一觸,何不利用技術,將樂意麵轉變成零食而非只作正餐麵食?
決心轉型後,新產品的定位集中放在兒童上,為了增加他們對品牌的親切感,改名為「Mamee」,期望兒童聯想到與母親的情感聯繫。在1974年,媽咪麵正式面世,前所未有又新奇有趣的食法,令當地興起了一股熱潮,媽咪麵成功轉型,打入馬來西亞的零食業市場,其後更推出其他不同的零食產品,例如薯片、蝦條及餅乾等等。在品牌發展成熟後,Mamee出口至100多個國家與地區,每年的收入更超過14億港元。不僅在當地,Mamee亦成為不同國家兒童的集體回憶。


- 我們的美好回憶
現今零食種類選擇琳琅滿目,媽咪麵亦遇上同類的勁敵,例如可以當作零食的福字麵、日本的童星點心麵等等,但媽咪麵仍然一支獨秀,深得小朋友歡心。對大人而言,偶然買一包揸碎搖晃,尋回童年回憶的味道,定當會心微笑。
聯絡我們
Getting More Done Together.
地址
觀塘偉業街138號
和勝記工業大廈5樓全層
電話
+852 3575 9218 /
+852 6215 0550 (Whatsapp)